深圳医疗纠纷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医疗服务合同如何签订?

医疗服务合同如何签订?

2025-09-02深圳医疗纠纷律师

医疗服务合同如何签订?

1.主体资格确认:首先需确认参与签约的双方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患者而言,应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而提供服务的一方则必须是依法设立并取得相应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

2.明确服务范围及费用:合同中应当详细列出拟提供的具体医疗服务项目、预计治疗周期以及收费标准等信息,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后续纠纷。

3.风险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之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签订合同时,医疗机构有义务向患者充分说明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并获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4.隐私保护条款:鉴于个人健康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器官捐献与移植法律条款如何?

器官捐献与移植在我国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管,以确保这一过程的合法性和伦理性。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器官捐献者的自愿原则、器官获取的合法性、器官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相关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责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可以依法自愿无偿捐献其人体器官用于临床医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二十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学伦理规范,尊重捐献者意愿,保护受者权益,保证手术安全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签订医疗服务合同时,双方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内容真实有效,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通过规范化的合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发展。

©2025 深圳医疗纠纷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